如何說一個好聽的故事如何說一個好聽的故事朱芳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幼教組博士生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兼任講師一個好聽的故事會讓人意猶未盡、一個好聽的故事會讓人百聽不厭;除了故事中的情節、畫風、色調會影響人對故事的喜好外,說故事者的功力也是重要的關鍵之一。當我們沒有炫爛的服裝、色彩奪目的背景、巧奪天工的道具時,該如何說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只要做到「熟、能、生、巧」即可快速上手。(1) 熟:如果平常大人們沒有常看繪本的習慣,那麼建議大家在和孩子分享故事前,先把故事多閱讀幾遍;熟悉內容情節的鋪陳以及重要對白的出現點,最好能做到不看字就可看圖說故事的功力,以避免說故事說得斷斷續續而使精采度打了折扣。(2) 能:從一看到繪本開始,就請先降低自己的心智年齡,能用孩子的眼光欣賞眼前的故事,否則說故事這件事會讓自己覺得彆扭或無趣。這個方法並不難完成,現在很多繪本的都極富創意,在內容中甚至隱藏了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橋段。別忘了,孩子能夠感受成人是與他們真心一起享受這個故事,還是只是敷衍了事而已,所以相信自己能夠像孩子般喜愛故事是相當重要的。(3) 生:只要做到了上述第一、二點,這時候你的腦海中就會浮現許多新奇的點子;或許你會想要加入一些道具(可能是一隻毛毛蟲、一把椅子、一塊布等)、想要在故事中製造驚奇感、想要孩子能和你一搭一唱的回應角色對白等。你的創意開始生生不息,而這也是說出一個好聽故事的最大訣竅。(4) 巧:若我們能夠靈活運用前面三項能力,相信孩子一定會非常期待聽你說故事。我在過去的教學經驗中,曾經在與孩子分享艾瑞卡爾的經典名著「好忙的蜘蛛」時,實際利用有顏色的貼地膠帶,一邊說故事、一邊讓孩子合作完成一個立體的大蜘蛛網;這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遊戲,更是一個教學。但是,在此提醒大家;當我們在與孩子說故事時,也可能會面臨到幾個挑戰:(1) 感官刺激影響對故事的注意力 有些孩子非常喜歡聞書的味道,或是不斷的用手指觸摸書的邊角、一直翻書等,這都有可能是感官刺激的表現。我們一方面可尋求治療師的協助,減低孩子的感官需求;一方面也可在說故事給孩子聽時,改以給他其它的感官刺激物,以幫助孩子穩定情緒,例如:利用摸毯子的邊角取代書本的邊角。不過這樣的做法比較適合在一對一或家中情境使用,除非不得已要不然比較不建議在班級團體中使用,以避免其他孩子起而效尤或給予標籤。如果孩子受到感官刺激的影響是較輕微的,建議不妨在故事中加入些起伏的語調、肢體的接觸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在環境的安排上,不要將書離孩子的視線範圍太遠、閱讀的環境應該以簡單明亮為主,較能幫助孩子專注在故事上。 若孩子在閱讀一般的平面繪本上仍較吃力時,可以先提供有感官回饋的書本誘發他閱讀的興趣(例如立體書、翻翻書、布書、轉轉書等);在說故事的活動中,我們不期待孩子可以一字不漏的念完整本故事,而是希望他們能體會與人共聽故事的樂趣、出現情感上的交流分享,語言以及認知能力的提升是額外的酬賞,而不是主要努力的目標。(2) 表現出沒有興趣的樣子 有些家長會抱怨自己沒有說故事的天分,因為每當他一拿出故事書時小孩便跑掉了;或是家長說了滿頭大汗,孩子卻一直呈現發呆狀況。其實不論是誰說故事,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可能的原因有:第一、孩子真得不喜歡這本書。透過平常敏銳的觀察會發現,孩子有時會鍾情某種畫風的書籍,例如:五味太郎(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兔子先生去散步、語言圖鑑系列書等)、安東尼布朗(我爸爸系列等)、伊東寬(魯拉魯先生的庭院、魯拉魯先生的腳踏車)、賴馬(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慌張先生、帕拉帕山的妖怪等),這些作者的畫風都很強烈,若能尋找與孩子喜愛風格類似的圖書,通常較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第二,說故事時不要過於急躁,要留給孩子足夠的閱讀時間。有時候我們會急於想與孩子分享書本中的情節,因此會快速的指出書中各種有趣的地方、想要趕快翻到下一頁;但是對年幼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吸收與理解力並沒有像大人們這麼成熟,他們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去咀嚼書本的內容、了解故事中的邏輯順序。因此,若我們太急於告訴孩子「怪獸會躲在那裡」、「兔子先生等下就會摔跤」、「小紅帽一定不會被大野狼吃掉」,那麼故事就不存在高潮,孩子自然顯得無趣。 第三,若繪本的選擇已經符合孩子的年齡能力與興趣、說故事的人也已經降低環境的干擾、做到熟能生巧的步驟,孩子卻還是不想聽故事時該怎麼辦呢?那麼,或許他這時有更想去做的事情,我們就改變說故事的時間吧!(3) 過度執著在某一頁 孩子的行為是存在著某種動機意圖的,若你的孩子對書本中的某一頁特別有興趣時先別急著叫他翻頁;尤其當孩子的口語能力還無法解釋執著的原因時,我們應該試著了解為什麼這頁的內容會特別吸引孩子注意?曾經有一位聰慧的家長發現孩子喜歡看書中的「草」,於是她找來各式各樣有草圖片的書籍;最重要的,她試圖擴展孩子的興趣、知道讓他親身體驗的重要:於是她帶著孩子去看長在路邊的草、山坡上的草、河邊的草等,最後更一起栽種植物;孩子也因為他的興趣被滿足擴大,而不在執著於看書本上的那一頁。 孩子總是固著在某頁的行為有時的確讓人煩悶,我們當然也可以嘗試用道具、聲音、表情去吸引孩子翻頁,但還是建議家長去理解孩子的喜好物,會更增加我們和他之間的親密感。(4) 發生搶書的情形 這邊先分享一個小插曲:有一次我去某個學校訪談小朋友時,一位疑似自閉症障礙類(ASD)的孩子一衝進來後開始自言自語表達他想要看書的欲望,之後便拿了本繪本看書後面的圖案;當時我們只伸手希望孩子待會在看書時,孩子緊張大喊了句:「不要搶我的書!」 是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姑且不論他的行為符不符合社會規範,但對於孩子而言,我們的確在搶他的書,因為是他先拿到的;而且我們一開始並沒有預告「待會不可以先拿書」。經由這個例子也幫助我們思考,是否曾在孩子看書看得津津入迷時,試圖想要將故事書的主導權轉到自己身上?是否在這時候我們應是希望孩子聽你說故事,而不讓他自己看書?的確,我們希望孩子看繪本時能夠與別人一起閱讀互動,但面對孩子已經先拿到書、在看書的情況下,比較好的做法或許是,也拿本書坐在他的身邊、詢問他是否願意聽你說故事?讓你和他看同一本書(當然,看書的速度必須由孩子主導)?而與孩子看同一本書時,不要刻意去強調一些認知上的問句,例如:「這隻狗是什麼顏色啊」、「這個房子是什麼形狀?」;我們只要簡單的去描述評論,例如:「這貓咪看起來挺難過的」、「這隻怪獸未免也太小了」、「哈,一起騎腳踏車的樣子好好笑」,有時候便能誘發孩子主動出現口語互動。 請記得,要讓孩子感覺你和他是親暱的、愉悅的、溫和沒有威脅性的;如此一來,情感的交流互動變會油然而生,你和孩子所譜出的就是最悅耳動聽的故事了!好忙的蜘蛛作者/艾瑞.卡爾 Carle, Eric 繪者/艾瑞.卡爾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魯拉魯先生的庭院作者/伊東寬 出版社/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內容簡介/第十三屆繪本日本獎得獎作品。 魯拉魯先生,為了守護心愛的草坪庭院,總是隨身帶著彈弓,一看到入侵者,立刻毫不留情地展開驅逐攻勢。一天,庭院出現了大鱷魚…這個故事可將它解讀為「分享的快樂」,也可解讀為「嘗試用『和自己不同類的人的視點』來看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讀法」,並沒有一定的答案。重點在於你和小朋友一起閱讀時共處的時光,以及來自生活中的實際體驗,才是最重要的。畫風幽默,內容生動豐富,讓大小讀者都樂在其中。(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作者/五味太郎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內容簡介/「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相信看牙醫不僅是孩子,也是大人的惡夢,當我們牙疼時,常自我掙扎:如不去看醫生,得忍受令人痛不欲生的牙疼;如果去看醫生,又得承受躺在牙醫上的痛苦折磨。當我們把看牙醫當作一件可怕的經驗時,從來沒人想過牙醫也有他看病人的痛苦掙扎;他每天除了要看那些可怕的蛀牙之外,還得忍受病人的慘叫。五味太郎以詼諧的對比文字,在書中幽默的刻畫出病人和牙醫對立的矛盾心理。本書主題鮮明、畫面富童趣,是一本令人會心一笑的心理圖畫書。(資料來源/博客來書籍館)慌張先生作者/賴馬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內容簡介/如果同一個畫面中,有各式各樣的人在同一時間,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看起來一定很有趣。大樹村的所有居民就是這樣創造出來了!這樣的故事和場景,自然跟時間脫離不了關係,而每個人一定都有為了某種原因,拼命趕時間的經驗,連小朋友也不例外。因此,永遠搞不清時間的慌 張 先生成了主角,看著他慌慌張張的樣子,大家的心裡一定會覺得有趣,又有點熟悉。(資料來源/博客來書籍館)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牽引246期】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Nov 07 Mon 2011 08:06
如何說一個好聽的故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